首页 > 阳光资讯 > 资讯详情
从“成交量”角度看朱老板的光伏产业布局

俗话说“量在价先”。有很多产业变化,会快速通过量来体现。所以,从“成交量”的角度,来观察产业、公司也是一个途径(仅代表交易量有变化,不代表任何建议)。

协鑫系是光伏产业不可绕过的话题。

朱老板大手笔,从上游硅料到下游运营,全产业链布局。如:

协鑫科技HK3800,硅料,颗粒硅技术突破量产中;

协鑫集成002506,组件+电站集成商,海外为主;

协鑫新能源HK0451,电站运营商;

协鑫能科002015,充换电等业务,定位是移动能源运营商。

协鑫多晶硅遭遇单晶硅挑战的故事,网上的资料很多,就不在此赘述了。

今天主要从“量”的变化,聊聊协鑫集成,也就是做组件+系统集成业务(仅代表交易量有变化,不代表任何建议)。

1、翻看了下,过去近一年,没有什么正式的卖方报告。

2、经营层面,公司过去两年亏损,亏损原因是:上游涨价、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;公司166组件淘汰,计提了折旧。公司也在收缩,出售了一批电站来回笼资金。

光伏行业技术变化快,设备落后、计提折旧也是常规操作。2021年,隆基计提了8个多亿,晶澳科技也计提了5个多亿。对比来看,“洗大澡”的概率也不算高。

3、公司目前进行着重组,海外子公司股权转让给了hillhouse 高瓴。公司间接持有OSW股权从51%降低至约32.14%。

这个公司收入大概是5个多亿澳币,也就是22亿左右人民币,占到了公司2021年收入的一半左右,所以是重大重组了。

重组后,就不并表了,收入少了,但是利润可以并进来。

4、这个重组对公司是好是坏呢?主要子公司少了话语权,对原股东肯定有些影响。但是,股权换业务,如果能扩大业务,整体蛋糕做大,也行吧。

高瓴和协鑫合作还挺多,颗粒硅方面也是投入不少。

但是,集成这个业务,没太多独特性亮点。

5、公司今年210组件在投产中。电池业务也有一个在建,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。

6、一级市场讲,风口来的时候,猪都能飞上天。而二级市场也有一个范式,就是在产业大趋势里,困境反转的乌鸦,也能像凤凰一样飞一会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