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阳光资讯 > 资讯详情
我们到底为什么买花?

据荷兰花卉协会统计,在日本、美国等国家,鲜花消费占日常消费的30%-40%,而在中国,鲜花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或庆典,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为5%。

但在CBNData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鲜花消费报道中,又有数据显示35%的鲜花电商用户会周期性购买鲜花,而只在重要节日购买或定期购买鲜花的电商用户占比分别为24.2%、22.9%。

鲜花消费或已成为我们悦己日常的一部分。

电商、零售商超显然都已发现了商机。他们借助原有的优势,推出自有品牌,在云南本地组建团队,打造出独家大棚、仓库,甚至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。

鲜花似乎也在变得价廉而速达,但这条从产地直接通往消费者的新赛道,必然还伴随着运营、客服、售后等方面的难题。


图 / 盒马创始人侯毅个人微博

传统的线下花店,同样需要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找到合适的方向。

佛山孤独植物的老板大P告诉我:“这个行业正在非常快速地变化着,最初入行时流行的花、插花的样式,跟现在已经完全不同。像如今很多花店经营者都重视起短视频、直播等渠道带来的流量,大家不再是在街边开一个铺面,然后守着那家店就可以了。”

孤独植物是大P和太太一起经营的事业。8年前,他从别的领域转行,一边摸索一边开店,店面从小区底商搬到了如今这座有200年历史的老宅内,而花店也实现了鲜花工作室的转型,在这个过程中,大P越发感受到,经营花店,不只是将一束花销售给顾客这么简单。


经历了几次搬家,孤独植物如今来到一间始建于清朝的老房子里。/ 孤独植物

如今,他们花店的顾客仍是以女性居多,她们买花不仅仅是为了送礼,或是朋友生日,“她们可能随时都想给朋友一个惊喜,鲜花便作为情感的纽带。反倒是男性顾客会在节日时出现得比较多”。

“客人来到花店,消费的是体验感,需要的是定制化的、有个性的花。”比如最近,正值春天,他便会选用当季流行的花材,如郁金香、洋牡丹、芍药,和梨花等果树的花。


花店外,也是被大榕树怀抱着的慢生活。/ 孤独植物

终端市场的需求同样被斗南洞察,反向定制。

罗建洪在采访中提到,无论是育种公司还是花农,都留意到了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。以90后、00后为主的消费者更愿意为新奇、稀有的鲜花品种买单,而前端市场也在不断地引进及研发新产品,以适应当下的消费需求,以销定产。

“像形状不规则的奥斯汀玫瑰,还有近两年流行的貂蝉,一枝可以卖到十多块的小仙女,这些花种我们都会推介给种植户。而鲜花上市后,他们也能从市场的接受度直接得到反馈。”

甚至,在斗南这个鲜花产业的源头还将建起“花卉加工厂”,鲜花在这里直接完成混搭包装,以打造更适合家庭消费的产品。


电影《野兽之瞳》中,古天乐饰演的角色给女友送了一冰箱的花。从外面看是生活,从里面看是浪漫。

“但花终究也只是生活的其中一种媒介。”大P又指出,定制便意味着从孤独植物走出的每一束花,都是不一样的,“比如说这花想要送给谁,出于什么原因,那个人喜欢什么样的风格……”每一束花背后都有一段讲故事与听故事的过程,沟通双方最后才会达成关于美的共识。

他喜欢植物,因为它们的无言,每一株都是孤独的,但当它们一同生长时,你又觉得它们相互交流、关怀、依存,并不孤独。“是不是跟人类很像?”大P笑了笑说。

“开花店确实是一门手艺活。它关乎于你怎么养花、扎花、插花,也关乎于你的选址、存货、客户资源的维系,要自负盈亏。但开花店又不仅仅是手艺活。因为当你在卖花的时候,你其实也是在传播一种生活美学。”


一只名叫Hollywood的小猫,也到花店住下。/ 孤独植物

翻开孤独植物的朋友圈,我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花艺作品,还有老板一家荒野探险的片段,儿子书包上挂着的捕虫网,城市的一个下雨天,还有穿过大气层的阳光,柔和地落在他家天真美丽还有点傻的小猫的肚皮上……

还有阿克曼在《栽种之乐》中所写的:

花园是我们在纷乱世界的避难所,

是生与死、奥秘与惊喜的传奇。

花园里的四时运转,提醒我们古老的秩序。


电影《时时刻刻》中“自己去买花”的女人们。

我们总能从植物中学到许多。而我们买花,大抵也是因为认清生活,仍能热爱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