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两高律师事务所上海律师应越推测的一种情形,中植逾四分之三的投资者资金将会打水漂:即高达46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中,仅能收回1000亿元左右。且根据其他案件经验,预计审理过程将会缓慢而又漫长。
中植是怎么亏掉几千亿的?
……
这里可以讲下中植的套路之一,顺便说下为什么会亏掉这么多钱。
中植的资本运作套路,说起来也很简单:
一手拿“壳”,一手收购“风口”资产;然后通过把“风口”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,也许还有灰色地带的“市值管理”……通过一、二级互动,来实现“壳”上市公司的市值上涨,并最终通过二级市场减持,来完成退出和套现。
所谓的“资源整合”、“资本运作”之类的话术,本质上就是以上操作。
但其实这个套路,已然过时。
在641祭出“海量IPO”之前,这个套路是适用的:
1、“壳”在a股是稀缺资源,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几乎都要资产重组,很难退市。
2、由于上市公司总数相对有限,只要迎合二级市场审美,把“风口”资产注入上市公司,再在二级上做好“配合”……股价大概率拉得起来,而且最终能够实现出货。
但是,在641的“海量IPO”之后,整个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:
1、目前a股已经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,注意力资源越来越稀缺;那么,注入“风口”资产并在二级上做“配合”,能够吸引到的跟风盘也越来越少,再加上最近几年a股跌得厉害,所以这个模式本身遭到了严重挑战。
2、目前采取准“注册制”,上市变得相对容易,退市力度也在逐渐加大:“壳”资源的价值大幅缩水,会出现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。
3、关于“风口”资产:最近几年,几乎所有风口行业都被“一纸文件”砸过。比如当年我们跟中植的业务交集,是他们想收购k12教育资产,也已经收购了不少 —— 后来,k12也被一纸文件摁死,不准上市!那么,之前收购这类资产,也面临资产重估的问题。
如果再考虑到,无论资产收购,还是“壳”的收购,包括上市公司股权质押……都是有杠杆或者资金成本的,所以,中植之前收购的,无论壳还是“风口”资产,都会面临大幅减值、甚至部分资产清零的情况;此外,由于这几年股市下跌,中植还将面临大量的资金成本,甚至于“爆仓”风险。
这也是中植巨亏的原因,之一。
……
非常有意思的是,最近几天“罗静300亿诈骗案”又被媒体热炒。
罗静私刻“萝卜章”,用假工牌和访客证,包括伪造交易后台等一系类骚操作……一共骗了300亿元。
但有趣的是,如果是真骗钱、而且自己也清楚自己骗钱,拿到钱之后应该会跑路。但罗静没有,她把骗来的钱用于收购上市公司……
其实,她玩得是跟中植一样的套路,杠杆收购上市公司+股权质押……也许还有一级市场收购“风口”资产+二级市场“配合”拉升股价的后手。
但由于该上市公司股价下跌,每年得亏掉十几亿……罗静亏不起了,找人求助,最终被告发,这才问题暴露并被抓。
罗静是70后,她这套资本运作逻辑,是2015年之前的套路。不知道谁教给她的,但这个套利模式早就过时了。
当资本大鳄,其实没有电视剧里那么潇洒;实际运作中,要时不时应对各种“突发情况”,而且要为资金链可能断裂而殚精竭虑,时刻在找钱的路上。
所以,当大鳄,要么“进去”、要么“出去” —— 基本上就这两条路。
“资本大鳄”之梦,害人害己。